想和你說


ARTICLES

2024-06-18

讓旋律擁著你的心入眠|《Sleep》by Max Richter,好眠推薦
文/謝遙  臨床心理師 Photo credit/Max Richter《Sleep》專輯封面   無論為了何種原因踏入諮商室,有什麼樣的壓力、苦痛、眼淚、委屈、破碎...,許多人(在我的經驗之中...或許有個七八成)的身體同步地以「失眠」的形式表達悲鳴與控訴。 個案初談時較少主動提起(畢竟是來談內心困擾嘛)睡眠狀況,但稍微評估一下睡眠的時段、節律、習慣,就可能發現潛在睡眠困擾扯了心理健康的後腿。「心情不好,就睡得不好;睡得不好,心情更加低落。」人的身心確實是一體的。   探索心理的議題固然重要,但我總覺得...若心理諮商只照顧心理健康、不關心個案的身體健康,似乎有點厚此薄彼呢。 在探索內心議題的同時,我們也一起在夜晚安頓身心吧。   英國作曲家Max Richter於2015年創作的專輯「Sleep」曲如其名,意圖讓聽者安穩、深沈地入眠。總長度8小時1分23秒的「Sleep」以沈穩的鋼琴為基調,佐以管弦樂與空靈的人聲,曲風時而旖旎、時而繾綣。   這張專輯的靈感來自Max Richter和孩子們的相處。生命和時光流逝得那麼快,他希望能透過音樂創作留給孩子一些片刻的撫慰。Max Richter形容專輯「Sleep」為一場搖籃曲,試圖在紛亂的環境中騰出一塊讓人放緩步調的空間(lullaby for a frenetic world – a manifesto for a slower pace of existence)。   Max Richter希望人們能擁有聽著「Sleep」陷入夢鄉的體驗。2015年9月26日,Max Richter在倫敦的惠康收藏館(Wellcome Collection)的閱讀室首次公演「Sleep」,聽眾不用正襟危坐,而是窩進現場的床鋪,享受從半夜開始演奏至凌晨的訂製搖籃曲。     圖/BBC News   專輯「Sleep」曾經陪伴我度過內心紛亂的無數個夜晚。個人最喜歡的是第一首曲子「Dream 1 (Before the Wind Blows It All Away)」,但事實上,我也不曾“有意識地”聽完整張專輯過(Dream 2, Path 3...),因為聽完Dream 1就睡著了...。   試試讓「Sleep』擁著你的心入眠? 🍀Spotify立即聽:https://reurl.cc/MOoQp4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

心情小語

2024-04-16

讓旋律領著你的心散策:《Seven Days Walking》by Ludovico Einaudi
文/謝遙  臨床心理師 圖/專輯Seven Days Walking封面          「Seven Days Walking」是一兩年前朋友推薦的鋼琴專輯,陪伴我走過許多需要靜心的時刻。           初次收聽時對曲風感到異常熟悉,確認創作者是義大利作曲家Ludovico Einaudi後,立刻破案。我非常喜歡的電影《Intouchables (逆轉人生)》中的知名配樂「某日早晨Una Mattina」正是Einaudi的作品!          「Seven Days Walking」的中譯不俗:散策七日。 好奇之下搜尋了“散策“的概念,它是中、日文通用的用語,比起隨意散步,”散策“強調在行走之餘有意識地留心、體驗周遭環境(頗有心理學中“正念Mindfulness”的精神),而「Seven Days Walking」就是聽覺的散策。          Ludovico Einaudi在這項創作計畫中,每月發行一張專輯(共7張:Day 1到Day 7),其中Day 2到Day 7並非新曲,而是Day 1曲子的變奏(雖然主題相同、反覆,但會在規律之間揉入一些變化)。舉例來說,同樣叫「Fox Tracks」的旋律,卻可以體驗7天不同的感受,也許是陰晴、心境、踏地的膚觸、氣味…的差異。Einaudi的作品風格沈靜內斂,除了使心情變得清澈,似乎還能一層層地深掘平常難以觸及的內在感受。          「Seven Days Walking」中的「Fox Tracks」是個人最喜歡的曲子,猜測Fox Tracks是指狐狸的足跡,但Track又有音軌的意思,是不是很可愛?   🍀立即聽:https://reurl.cc/2mk6Nn  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

心情小語

2023-09-19

在你見到婆婆之前-媳婦的心靈保養
文/謝遙  臨床心理師 Photo credit/張學岺醫師          親愛的人媳,你有過這樣的時刻嗎?   冬天悄悄而至,當涼風拂面、落葉飄散時,你忍不住開始期待聖誕節、年終獎金、農曆年節……。等等,說到農曆年節,你好像聽見遠方傳來婆媳戰爭的鼓聲隆隆。還沒見到婆婆本人,你已經開始預演那些緊繃、難受的互動,心隨著壓力沉到谷底。         婆媳問題是永遠不敗的熱門話題,它貫穿古今中外,更可能貫穿你家三代。過去婆媳話題在兩性專欄/節目歷久不衰,現在更蔓延到各大網路社群和自媒體。媳婦們乍看不缺心靈雞湯和教戰守則,「同理婆婆的感受」、「邀請另一半擔任溝通橋樑」、「提升媳婦自己的EQ」,都努力試過了,但為什麼…面對婆婆還是那麼難呢?        雖然,恐怕沒有任何專家的建議,能保證你的婆媳關係像施了魔法一樣變得完美無瑕。但我們確確實實可以在見到婆婆之前,進行心靈保養、好好照顧自己。   首先,了解媳婦們常見的期待 1. 對「好媳婦」的期待   你不見得會說出口,但內心可能隱藏著「我不能和婆婆撕破臉」、「我應該盡到媳婦的責任」、「我不該讓另一半成為夾心餅乾、左右為難」、「我想成為婆婆認可的媳婦」、「我不能讓那些親戚說閒話」……等自我期許,而背後常常是「如果我做得夠好,就可以避免衝突」的心願。你求好心切,但別忘了,一段關係是由彼此互動而來的,你無法決定婆婆(或旁人)的反應。 2. 對「神隊友」的期待:   當你感到孤軍奮戰,忍不住期待伴侶擔任「好戰友」,替你疏通婆媳關係,婆媳問題能因此迎刃而解;此時,若發現伴侶不願伸出援手,憤怒、怨恨、沮喪、被背叛、被拋棄......等感受就席捲而來。甚至,你與婆婆的「忠誠爭奪戰」就此開打。但事實上,伴侶在原生家庭所熟悉的潛規則和忠誠感深植心中,一時之間是難以改變的。 3. 對「神婆婆」的期待:   你可能聽過神婆婆的故事,那個「別人家的婆婆」不僅不干涉兒子、媳婦的生活,妯娌之間也能公平相待,甚至還會提供心理與物質的後盾;神婆婆形象如此美好,此時再回頭看自己的婆婆,怎麼看怎麼不及格。然而,多數的婆婆與你我相同,都是有七情六慾的凡人罷了。     事先對於自己或他人有著過高的期待,就容易在婆媳互動時,帶給自己巨大的壓力。   接著,釐清「事先預期」帶來的負面情緒     有時婆婆明明不在眼前,但媳婦光是「想到」婆婆就已浮現各種負面情緒。 1. 焦慮:擔心未來見面會發生不好的事。 2. 憤怒:想起過去的相處經驗,感到勃然大怒。 3. 埋怨:對於婆婆和伴侶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而抱怨與責怪。 4. 沮喪:預期婆媳互動是讓人束手無策、無能為力的。   這種事先預期的負面情緒,讓在你見到婆婆之前,情緒居然已像雪球般越滾越大。   媳婦的自我疼惜與自我照顧 1. 內觀   若要疼惜自己,你需要先察覺自己的痛苦。試著以「接納、不批評」的心態觀察一下自己此時此刻的負向情緒,不用刻意壓抑或放大這些感受,細細感受自己此刻的情緒和念頭,好好認識它。但與此同時,也請你不過度執著於這些情緒和念頭;讓它們像風一般,讓它們來、也讓它們去,自己並不被困住。 2. 心理的自我疼惜   當你感到沮喪、憤怒、無能為力時,請試著給予自己溫暖與諒解,而不去忽略這些身/心/靈的苦痛。既然艱辛、眼淚、低落、不完美是人類於生命中所無可避免的經驗,那麼在遭遇痛苦時,你可以先溫柔地疼惜自己,而不只是自責、自我批評。我們不可能永遠處於想要的狀態,若我們一味否認、抗拒此般的現實,很容易加深自己的痛苦與挫折。我們可以學習以寬容、同理自己的態度接納這些風雨,並漸漸感受到處之泰然的情緒。 3. 身體的自我照顧   觀察身體的需求,吃飽了嗎?睡眠足夠嗎?手腳是溫暖或是冰冷的?請你試著觀察自己的身體訊號,適當的滿足身體的需求,使它不欠缺、但也不過度,好好照顧自己。     在你見到婆婆之前,你可以理解自己內心的期待和情緒,以較為平衡的方式理解現實,並給予自己疼惜與照顧。當自己的身心靈受到保養、狀態較為平穩時,你便能冷靜、優雅的應對接下來的各種情境。   *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:https://reurl.cc/L6p64a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

心情小語

2023-08-07

亂世浮生中的意義感
文/謝遙  臨床心理師 Photo credit/張學岺醫師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3年的我們已經進入後疫情時代,疫苗的保護使得人們不再受口罩拘束,身體變得自由、安適多了,但心靈所受到的餘震呢?   2019年末,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(COVID-19)首次被發現,並在2020年迅速擴散至全球,帶給這顆藍色星球巨大的社會恐慌;2022年初,俄烏衝突爆發,戰事、傷亡新聞畫面震懾世人的同時,能源與糧食危機、經濟與政治動盪如海嘯般席捲世界;接連的天災人禍中,更有人開始憶起、聽說所謂「末世預言」,更讓人們內心的無助、不安更添一筆。我們忍不住思考自己與世界的關係,以及自己身在世間處境的意義,像是為什麼要遭遇這些事?為什麼要付出這些代價?這些苦難有什麼意義?   其實,在諮商室中,「找不到活著的意義」、「不知道自己要為什麼而活」是來談者常有的低聲告白。「無意義感」是自古以來常見的心理困擾,嚴重者使人失去存活的意願,這反映著人類普遍渴望生活具有目標、價值、意義及理想。亂世浮生中,更多人開始探問,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?   「追求意義」和「無意義」之間的矛盾    多年致力於存在主義治療的心學理學者Irvin Yalom曾提出,人類一生中有共同的四大終極議題(ultimate concerns),其中一個便是生命本質的無意義(Meaninglessness)。   自古以來,生命的意義始終是哲學家思考、著作的重要主題,追尋意義是人的天性,似乎意味著缺乏意義的人生是苦澀、乾涸、不知所以的,但隨著科學研究的進展,漸漸揭示人類的誕生和死亡,對於這個世界可能不特別具有意義,人類在無意義的地球上追尋意義,於是產生了矛盾與失落。   然而,此題無解嗎?轉向內心尋求專屬個人的意義,就是一種促進心靈滿足的可行方式。   尋求個人專屬的意義感,促進心靈滿足 1. 利他:Irvin Yalom在陪伴癌末患者的經驗中發現,當患者為他人付出、爭取福祉、提供慈愛與關懷…等利他行為時,經驗本身就帶來平靜、滿足的個人意義感。你曾帶給旁人快樂嗎?曾安慰過他人嗎?曾經嘗試創造更好的環境給大家嗎?如果沒有,現在就是嘗試的好時機。 2. 實踐理想:理想可以從個人、家庭延伸至科學、政治、國家等層級。歷經二次世界大戰的波蘭士兵Witold Pilecki生前親自深入奧斯維辛集中營,嘗試為難民爭取生存機會,臨終前曾表示「我已試著活出一個面臨死亡時將感到喜悅、而非恐懼的人生」,以無憾的心情面對人生的終結。為自己的理想、信念付出,能帶來超脫自我的富足感。你的理想是什麼?有真心在意的信念嗎?當開始思考這些問題時,就是心靈邁向豐盈的開始。 3. 發揮創造力:英國心理學家Donald Woods Winnicott曾說「唯有你親自創造的事物,對你才有意義」。缺乏創造力的生活、工作會成為枯燥乏味的待辦事項,相反的,創造力帶來新穎、變化、冒險、樂趣。你的生活步驟可以微調嗎?辦公桌可以增添一點顏色、裝飾嗎?願意嘗試新的人際互動風格嗎?創造力可以在生活的一個片刻、一小角落開始萌芽,帶來清新的心靈感受。 4.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感受、嘗試:從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,尋求個人意義感不是一朝一夕,而是長期、動態的過程。我想邀請你給自己多一點耐心,在生活中持續感受、思考,並展開行動。   透過利他、實踐理想、發揮創造力等方式,人可以發揮身心靈的潛力,在達到自我實現的同時活出當下;雖然當代的環境充滿個人難以掌握的混亂、未知、不安穩,但在亂世浮生中,我們仍能決定和追尋專屬於自己的意義感。   *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:https://reurl.cc/a4k4GZ   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  

心情小語

2023-08-07

溫柔款待不安情緒
文/謝遙  臨床心理師 Photo credit/徐鈞信        COVID-19疫情席捲全球時,WHO(世界衛生組織,下稱WHO)於2021年3月發文呼籲世人關注心理健康,尤其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全球盛行率上升了25%。WHO總幹事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進一步表示,這可能只是疫情對全球心理健康威脅的冰山一角,我們應更全面地關注心理健康議題。世界心理衛生聯盟在2022年更倡議,全球居民的心理健康和福祉有必要成為疫情時代下的優先事項。   處於2023年的後疫情時代,若問問大家這幾年最核心的感受是什麼,「不安」是相當常見的情緒,而不安的感受常參雜著焦躁、擔憂、恐懼、緊迫等,時時刻刻啃嚙身心。因此,在持續追求心理健康的同時,我們值得率先照顧自己的「不安」。 不安的本質   有許多學者指出,「不安」是對於「未來」的不確定性產生的擔憂情緒。Alan Wilson Watts博士在著作《不安的智慧:憂慮年代裡身心解放的秘密》中提出一個有趣的討論,為何動物似乎不擔憂未來的痛苦和死亡,獨獨人類為了未來而不安呢?Watts認為,動物有限的智力使牠們無法良好的記憶過去、預測未來,而人類優異的認知功能使我們能夠在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層次中體驗,享有豐富、敏感經驗。然而,人能感受到強烈的愉悅,也就能感覺到激烈的不安。此外,Watts指出,比起當下的經驗,人更重視對未來的期盼。如果有人能保證「未來會更好」,我們就能熬過當下的低潮;但若不能保證未來會美好,我們就容易陷入不安的情緒。Watts提醒,如果「此刻的幸福」很大程度要仰賴對「未來是否美好」的評估,那麼我們只會模模糊糊地體會現在,同時被不安填滿。   其實,我們只需利用一點(人類特有的)想像力就能撫平不安情緒,保留更多能量給當下的生活。 自我照顧:溫柔款待焦慮不安   我常用「小木屋」的比喻來輔助個案了解情緒本質,以及接納自我情緒的概念。 1. 小木屋:請想像自己擁有一個小木屋,住在裡頭。生活中,不時有些「情緒」訪客到來,它可能像你最喜愛的好友(如:快樂)、家人(如:安心),但也可能像讓你反感的親戚(如:煩躁)或令你不自在的人(如:憤怒)。對於正向情緒,人往往大方地開門迎接、張開雙臂擁抱;但面對負向情緒,卻常猶豫再三,直到對方重複按電鈴、拍打門窗(畢竟你明明就在屋內,不是嗎?),才不情願地開門,或者…假裝自己不在家,希望對方撤退。 2. 「不安」前來拜訪:人們對不同情緒厚此薄彼,而不安屬於不受歡迎的訪客。但我們常體驗到的是,越抗拒不安,它就越激烈;且當拒不安於門外,缺乏對它的熟悉、理解,使我們越來越害怕它的叩門聲,形成惡性循環。 3. 款待「不安」,再替它送行:熱情擁抱也許太勉強,但我們可以溫柔地款待不安。首先,請你想像邀請不安入室,給它一張凳子在門邊稍坐(容許不安存在)。接著,若你願意,可以想像給它一杯熱茶(溫柔、耐心等待不安趨緩)。再來,你可以感受、傾聽、理解它(是什麼樣的不安?什麼引起了不安?)。試著體會這份善待的過程,以及不安被照顧、漸漸撫平,最後緩緩替它送行。   當不安感受舒緩後,我們便能回到此時此地,將重心轉移到當下該完成的事項。情緒會再來、也會再離去,但我們明白下次不安造訪時,自己仍能溫柔款待它。   *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:https://reurl.cc/L6p64a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

心情小語

2023-06-28

「一致性」溝通:袒露真誠的挑戰與豐收
文/謝遙  臨床心理師 Photo credit/徐鈞信       美國著名的心理治療師薩提爾(Virginia Satir)強調,人與人之間溝通時,具有「一致性」的應對姿態是促進關係的關鍵。「一致性」溝通是指內心所想、外在表達相符的溝通模式。        大家常常期待,有效的溝通技巧能立竿見影,且最好過程中零摩擦。晤談室內常見的擔憂是:「我回去用一致性的方式溝通了一次,結果對方的反應不理想,怎麼辦?」。「一致性」誠然是一種充滿愛、真摯、減少誤會的表達方式,但需要耐心嘗試與逐步調整。究竟是什麼阻礙了「一致性」溝通?「一致性」溝通除了收獲外,是否也可能遇到挑戰?我們又如何面對展現真誠自我後的挫折呢?   「一致性」溝通        不一致的溝通相當常見,人們有時為了避免讓自己、對方受傷,會將話語調整一番,無意間造成心口不一的情形。例如希望獲得家人理解時,真心話可能是:「我怕你發現我真實的想法,會感到受傷、難以忍受,接著便會拋棄我。」,脫口而出的卻是「哎,反正你又不會懂!」。或者希望伴侶愛自己,卻怕得不到期待中的愛,或認為終有一天會失去這份愛,所以說出「你不用擔心我,我自己會想辦法。」。久而久之,雙方對彼此的誤解增加、關係變得疏離,且沒有意識到已經產生誤解,並解讀為真正的心意。        而所謂「一致性」溝通是指將自己內在的所思所感如實、誠懇、溫和地表達於外在,於是達到內外一致。當對方接收到清晰的訊息、溫暖的對待,雙方便有機會展開良性循環,越來越理解彼此的心意,關係便能更緊密,也對自己的溝通能力更感到信心。   先培養足夠的自我價值感        人們常期待學會某種溝通技巧後,人際困擾就能迎刃而解,且對方會立刻如自己所想要地那樣回應;或說得直白點,有些人以為「只要我使用技巧A,對方就會聽我的」,把重點擺在對方的改變。然而,這常常成為「一致性」溝通的第一個阻礙。        和直覺相反地,在進行「一致性」溝通之前,我們得先回頭瞅瞅對自己的感覺:自我價值感。當人們能如實認識自己的各種特質(包含優/缺點),並且接納這樣的自己,會更能彈性調整溝通方式、有更多信心為自己發聲。有著足夠自我價值感的人,能更沈穩溫和的溝通,也更能接受彼此之間表達不同情緒與需求。   探索自我需求:我想向對方表達什麼?        當我們對自己想表達的內容不清楚時,容易失焦、增加誤會,也可能使雙方備感挫敗,這常常成為「一致性」溝通的第二個阻礙。既然要做到「一致性」表達,那麼你想表達什麼呢?在開口前,我們可以先給自己一點時間沈澱,想想自己內心真實的心情、需求(反正對方此刻還沒聽到,你可以盡情發想)。        此外,「一致性」溝通適合以溫暖、柔和方式傳遞訊息,所以可以問問自己,「我希望怎麼說,好讓對方真能理解我?」,事先考量對方的認知、性格、情緒,能夠增加溝通順利的機會。   一致性、真誠:可能的挑戰        做好事前準備,終於要展開溝通了。即便我們清晰、溫柔地表達自我,對方起初仍可能抗拒或以負面方式回應。        首先,對方可能對新的溝通方式感到陌生、困惑,因不確定你的動機,下意識地防備。再者,當對方得知你真實的心聲時,因為感到這和過去所認識的你有差距、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消化。有時,對方可能只是還沒準備好回應你,而以舊的方式回話。當對方起初的回應不如預期中美好時,別太快感到失望,我們已經踏出了重要的第一步。        有時經過許多努力後,我們仍得不到某些對象的一致與真誠回應。或許對方有屬於他自己的困難與未解議題,並非此刻能夠紓解的,而那不代表我們的溝通不夠努力或不夠好。無論對方最終對於一致性、真誠表達的反應如何,我們都已經在前述過程中更認識自己、也更有底氣為自己發聲了,而這份能力將陪伴我們締造各種美好的人際關係。   溝通是用愛與理解,一次次的堆疊        人們常太渴望看見成效,所以期待快速看見對方的改變,當不如預期就感到挫敗、懷疑自己/對方、想要放棄。        「渴望改變」是非常珍貴的事,也是溝通的重要燃料。然而,溝通的過程像是旅程。有時是橫渡小溪(輕鬆抵達彼岸),有時卻是翻山越嶺(艱鉅的挑戰);可能是水到渠成(天時地利人和,順順利利),也可能是漫漫長流(經過長時間的化解);溝通所需的時間與心力,和彼此的性格、過去累積的互動、曾經受過的傷…等許許多多的因素有關。再者,我們都只是再平凡不過的人,都需要試著學習與逐步調整,需要時間。「一致性」溝通往往不是一朝一夕,而是經過培養自我價值感、自我探索、嘗試表達與調整後,與對方對話的長期、動態過程。        最後,無論使用多好的溝通技巧,最重要的仍是在生活中持續感受、思考,並為自己與所愛的人持續展開行動。溝通是去愛、去理解自己與對方,而非說服、逼迫任一方。「一致性」溝通需要的不只是技巧或定義,更需要的是釋出關愛與理解,並給雙方多一點耐心,在一次次堆疊中進步。   *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:https://reurl.cc/A0K08Q 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  

心情小語

2023-06-28

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模樣:毛線球與森林
文/謝遙  臨床心理師 Photo credit/徐鈞信        在執業的日子裡,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:「好吧,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,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?要做什麼?」。接著,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「心理諮商,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?」。花了時間、力氣、成本來到會談室,這是完全可以理解、想像的心情。我常藉由兩個比喻,幫助個案快速理解心理諮商的樣貌,希望能讓您安心些、也能在初談時一起確認合作模式噢。        首先是毛線球。人們的困擾往往參雜多重元素,常同時出現人際(如:不擅長面對衝突)、成就(如:已經30歲了,似乎不是人生勝利組)、自我認同(如:我是否不夠好)、人際關係(如:不知如何對伴侶表達需求、讓他更理解我)、身心壓力(如:窒息感、低落、緊張焦慮、失眠)…等。因此,心理困擾就像一團糾結的毛線球,牽牽絆絆、難分難捨。心理諮商在做的,主要是抽線頭、梳理毛線,陪同個案去看見絲絮/思緒裡頭的感受、需求、渴望、價值觀、思考、意義。當梳理到一個段落時,個案更加了解自己,也就有了力量編織新的生活。        再來是森林。初次見面時,心理師與個案就像一起站在森林的起點,還不確定進入後會發現什麼。心理師手握著心理學的知識,個案則熟知自己的背景故事,彼此要同心協力、結伴而行,在心靈森林中探索。有時最初的議題,可能延伸出另一個議題而需在森林中轉個彎,但總有柳暗花明之時。        期盼能與您真誠相會,陪同您找到生活的蹊徑、內心的光亮。   *本文同時刊載於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心衛中心:https://reurl.cc/blkl6v  謝遙臨床心理師目前於新田集團之初色心理治療所執業,若需預約心理諮商請至此:https://reurl.cc/pv4GRl

心情小語